“谷歌杀手”Cuil永久性关闭
作者:junyuqin 日期:2010-09-20
北京时间9月20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由谷歌前员工创办,并一度被誉为“谷歌杀手”的搜索引擎Cuil已经关闭。
据该公司多名前员工透露,本次关闭并非暂时宕机,而是真正的退出。仍然留在该公司的员工本周并没有领到薪水,而且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Cuil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过融资,总额约为3300万美元。Cuil于2008年7月上线,但在其上线一个月后,该公司产品副总裁便悄然离职。到2008年12月,Cuil仍然未能吸引太多流量。
在发布之初,Cuil号称其索引的网页数量达到谷歌的三倍,总量超过1200亿。但该公司的搜索结果却不够精确,甚至在对“Cuil”本身进行搜索时,都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
Yahoo推出能预测未来的新搜索引擎
作者:junyuqin 日期:2010-09-01
过去,人们曾试过以一条时间轴来显示新闻故事。而现在,雅虎的巴塞罗那研究实验室研发的时间探险家(Time Explorer)新闻搜索引擎原型能够生成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时间轴。
时间探险家的结果页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条互动的时间轴。这条时间轴能够显示出关于某特定搜索词的相关文章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最有可能相关的文章会出现在时间轴上,并标明了发布日期。若用户将这条时间轴移到未来的话,任何提到未来某一时点的相关文章就会显示出来。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查看新闻的新方式,还使人们能够查看过去对某一将来事件的预言。比如,在2010年的时间轴上,能够看到2004年某报纸的彩色增刊曾预言,朝鲜到2010年已经制造出了200多个核弹头。或2007年的某文章曾准确预言,美国民主党在是否废除乔治·布什的减税政策上难以抉择。
新闻机构正在迅速转向新的新闻报道手段,包括利用改进的搜索引擎。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使用搜索引擎查看在线新闻的人数占了83%。时 间探险家不仅能够定位某个确指的未来时点,如“2010年11月”,也能够从一篇文章的发布日期算起找到相关的时点,如“下个月的一场选举”。它还能摘取出文中提到的名字、地点和组织机构。这些信息会显示在结果页右端的一个信息框里,把其中的人名或某实体加入时间轴,即可通过结合某人或某地等信息来优化搜索结果。
雅虎搜索引擎衰落的原因
作者:junyuqin 日期:2010-08-31
雅虎衰落背后:长期无视搜索的商业价值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继本月初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撰文指出雅虎搜索引擎衰落的两大原因后,阿里·帕托维(Ali Partovi)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阿里·帕托维是一位天使投资者,也是初创公司顾问和创业家。他创办的LinkExchange 在1998年被微软以价值2.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之后创办的iLike在2009年被MySpace的收购。他的投资组合中包括了像Zappos、Tellme、IronPort和Facebook这样成功的公司。帕托维是最先意识到Facebook平台重要性的人之一,而且正如这篇文章所述,他也是最早认识到搜索的商业机会的人之一。
下面就是他的文章:
本月初,格雷厄姆在文章《雅虎发生了什么》中,将雅虎的衰落归咎于两个因素:首先,旗帜广告带来的“容易赚的钱”导致雅虎在90年代末期忽视了搜索业务,其二,雅虎作为一个技术公司存在着矛盾心理,这意味着雅虎雇佣了水平较低的工程师,而且也没有授予他们创新的自主权。虽然我同意格雷厄姆的观点,但觉得有必要讲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1996年,18岁的辍学大学生斯科特·巴尼斯特(Scott Banister)提出了一个简淡而高明的理念,结果它成为了历史上最好的商业理念之一。这就是搜索商业模式的真实故事 ,知名IT分析师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其他人错误地把这个理念归功于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的Goto.com。虽然格罗斯也应该享有殊荣,因为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采纳并执行了它,但构思出这个理念的荣誉不属于格罗斯。现在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90年代末搜索领域的状况。
微软Bing由60余名印度研发人员开发
作者:junyuqin 日期:2009-07-22
据路透社周二报道,坐落于印度科技大城班加罗尔市的微软研发中心,60名全职人员中,大都曾在美国顶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靠着他们的智慧与努力,让微软最新搜索引擎Bing一登场,就立刻掳获市场不少目光.
Bing的成功,凸显出当初以成本为考量的科技大厂,盘算藉由雇佣海外顶尖研发人员来节约成本的策略,却意外造就印度惊人的研发潜力.微软印度研发中心的研发部门主任阿沙克强调,如果当时研发是在美国进行,创新将不会在此生根.